债权转让是经济活动中,经常发生的事情,债权转让时,必须要通知债务人,而通知的方式又多种多样,那么,债权转让怎么做才合法?我们通过一则案例看法院的断案思路,了解债权转让时操作的合法性问题。
司法观点
1、法律设定债权转让时必须要通知债务人的目的,是为了避免债务人重复支付,或者错误支付,对债权转让通知的形式并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。
2、从避免发生经济纠纷的角度看,债权人如果能书面通知债权转让的事情,并由债务人书面签字认可是最好的形式,但如果通知不到债务人,债权人以登报的方式通知债务人,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,等同于履行了通知债务人的义务。
争议焦点
债权转让后,无法联系债务人,直接以公告的方式通知债务人是否合法?是否要有债权转让的支付凭证,来证明债权转让的真实性?
裁判意见
1、债权转让后,在法院变更申请执行人,主要有两个条件:一是原债权人转让了债权;二是原债权人书面认可债权的转让。
2、其次,关于法律规定的债权人履行通知义务问题。债权转让没有通知债务人的,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法律效力。
3、本案中,陕西分公司将债权转让给亿速公司,因亿速公司无法联系上,故而在陕西日报上刊登债权转让的通知,且陕西日报是在陕西省内发行的报纸,陕西分公司后来也出具了债权转让确认函。
4、应认定原来债权人已将债权转让的事实告知债务人,该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。
5、债务人仅以陕西分公司在报纸上刊登债权转让,行为不当为由,否认债权转让对其发生法律效力,依据不足。
6、债务人还提出,该次债权转让没有看到转让款支付凭证、债权转让程序不合法,可能是虚假债权转让。
7、一般来说,法院执行程序中判断转让债权是否合法,法院主要审查双方当事人债权转让是否真实,是否有损害国家、第三人,或者公共利益等。在原债权人及后债权人,双方当事人对债权转让都认可的情况下,债权转让是否支付对价,并不影响债务人履行债务,不是法院重点审查的问题。
债权转让怎么做才合法?关注债务律师,了解更多债务知识!